【国际减灾日】矿工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知识(一)-ag凯发旗舰厅

您的位置: ag凯发旗舰厅
ag凯发旗舰厅的公告
作者: 东滩煤矿   发布日期: 2023年10月15日   来源: 东滩煤矿

一、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和行动准则

(一)矿工井下避灾的基本原则:及时报告、积极抢救、安全撤离、妥善避灾。

(1)及时报告。在事故发生初期,事故地点及附近的人员应认真准确地分析判断灾情,在积极、安全地消灭或控制事故的同时,及时向矿井调度室汇报,迅速向可能受事故波及区域的人员发出报警。

(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灾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险,将事故消灭在初期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险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慌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安全的措施,特别要警惕并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二次突出、顶帮二次跨落、再次火灾等新事故发生。

(3)安全撤离。当受灾现场不具备事故抢险的条件,或抢救时可能危机人员的安全时,应由现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老工人带领,根据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中规定的撤退路线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尽量选择安全条件最好、距离最短的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在撤退时,要服从领导,听从指挥,根据灾情使用防护用品和装备;要发扬团结互助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风格,主动承担工作任务,照料好伤员和年老体弱的同志;遇有溜煤眼、积水区、跨落区等危险地段,应探明情况,谨慎通过。

(4)妥善避灾。如无法撤退(通路冒顶阻塞、在自救器有效工作时间内不能到达安全地点等)时,应迅速进入预先筑好的或就近地点快速建筑的临时避难硐室,或者选择灾区较安全地点,进行自救和互救,妥善避灾,努力维持和改善自身生存条件,等待矿山救护队的援救。

(二)在灾区避灾的行动准则

(1)选择适宜的避灾地点。应迅速进入预先构筑好的避难硐室或其他安全地点暂时躲避;也可利用工作地点的独头巷道、硐室或两道风门之间的巷道,用现场的材料修建临时避难硐室。

(2)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千万不可过分地悲观和忧虑,更不能急躁盲动,冒险乱闯。人员在避难硐室内应静卧,避免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和空气消耗,借以延长待救时间。要树立获救脱险的信念,互相鼓励,统一意志,旺盛的斗志和极大的毅力,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坚持到安全脱险。

(3)加强安全防护。要密切注视事故的发展和避灾地点及其附近的烟、风流、顶板、水情、温度等的变化。当发现危及人员安全情况时,应就地取材构筑安全防护措施,如用支架、木料建防护挡板,防止冒顶煤矸垮入避难硐室;用衣服、风筒堵住避难硐室的孔隙或建临时挡风墙、吊挂风帘,防止有害气体涌入。在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超限的恶劣环境中避难,要坚持使用压风自救装置或自救器。

(4)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如发觉避灾地点条件恶化,可能危及人员安全时,应立即转移到附近的其他安全地点。离开原避灾地点后,应在转移行进沿途设置明显指示标记,以便救护队跟踪寻找。若因条件限制无法转移时,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改善避灾地点的生存条件,尽量延长生存时间。

(5)积极同救护人员取得联系。应在避难硐室外或所在地点附近,采取写字、遗留物品等方式,设置明显标志,为矿山救护队指示营救目标。在避灾地点,应用呼喊、敲击顶帮或金属物等方式发出求救信号,与救护人员取得联系。如有可能,可寻找电话或其他通讯设备,尽快与井上下领导人通话。

(6)积极配合救护人员的抢救工作。在避灾地点听到救护人员的联络信号,或发现救护人员来营救时,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可慌乱和过分激动,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积极配合。脱离灾区时,要听从救护人员的安排,保持良好的秩序,并注意自身和他人安全,避免造成意外伤害。

二、避难硐室

在避难硐室内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1)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待避时应保持安静,不急噪,尽量俯卧于巷道底部,以保持精力、减少氧气消耗,并避免吸入更多的有毒气体。

(3)硐室内只留一盏矿灯照明,轮流使用,以备后用。

(4)间断敲打铁器或岩石等发出呼救信号。

(5)全体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

(6)被水堵在上山时,不要向下跑出探望。水被排出露出棚顶时,也不要急于出来以防co2、h2s中毒。

(7)看到救护人员后,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

(8)待避时间过长遇救后,不要过多饮用食品和见到强光。

三、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一)掌握瓦斯爆炸前的预兆

据亲身经历过瓦斯爆炸的同志回忆,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咝咝的空气流动声。这可能是爆炸前爆源吸入大量氧气所致,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立即采取防止爆炸伤害的措施

(二)防止瓦斯爆炸时遭受伤害的措施

具体方法是:要沉着、冷静,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带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若巷道破坏严重,不知撤退是否安全时,可以撤到支护较完整的地点等待救护。

立即卧倒是为了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减少危险。 用衣物盖住身体是为了护好身体,避免烧伤。矿山救护队从长期处理事故中发现,爆炸事故产生的高温火焰对皮肤的烧伤相当严重。但由于这种高温火焰是瞬间即逝,所以凡是被衣裤、手套、胶靴等保护、遮盖的部位,基本都未烧伤。因此,矿工在井下工作时,应穿戴好各种劳保用品。

【案例1】某矿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第一次爆炸的威力不大,1名放炮员和其他几名工人只是遭到冲击波的冲击。他们立即向外撤出。行走时,放炮员看到前边几十米远的顶板处有一片火光,他预感到要再次爆炸,就立即卧倒在地。接着,就听到“轰”的一声巨响,身上落了一层厚厚的碎矸石。当他从地上爬起后,发现与他一起外撤的几名工人,由于没有及时卧倒而全部死亡。

(三)掘进工作面发生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互救措施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达新鲜风流处。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好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30m_50m范围内,要抬运到新风处;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领导或调度室报告,派矿山救护队抢救。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堵,但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带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将人员尽量撤到新鲜风流处。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在外面建风障防止有害气体侵入,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构筑临时避难硐室,等待救助。待救时,要相互安慰、稳定情绪,注意检查待救地点的安全情况,并有规律地发出呼救信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也要为其佩戴好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

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险区以外的现场人员在未受到伤害的情况下,要发扬高度的阶级友爱精神,积极进行抢救。抢救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立即向现场领导报告,或通过电话及其他方法向矿调度室报告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遇险人员数和其他灾情;②佩戴好自救器进入受灾巷道,对距新鲜风流较近的伤员进行抢救;③阻止未佩用自救器的人员进入灾区,防止事故扩大。

【案例2】某矿发生瓦斯爆炸,一掘进独头上山下部的支架倒塌,设备横七竖八,在该上山工作的6人被困。他们对灾害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外撤的退路已被堵后,便立即组织起来,利用风筒建了两道临时风障,并相互安慰、稳定情绪,在被困地点等候矿山救护队的救援。当救护队得知井下发生瓦斯爆炸后,1小时就感到事故现场。在侦察时,救护队对垮落处进行了处理。便继续进入上山寻找被困人员,发现了风障。打开风障后,救护队立即给被困人员佩戴好自救器,护送他们脱离灾区,使6名矿工全部安全脱险。

(四)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如果采面发生小型爆炸,进、回风巷一般不会被堵死,通风系统也不会遭到大的破坏。爆炸所产生的co和其他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在这种情况下,采面爆源上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严重中毒,应迎(逆)着风流退出。在爆炸源下风侧的人员,应迅速佩戴自救器,经安全地带通过爆炸源到达上风侧,既可避灾脱险。

如果采面发生严重的爆炸事故,可能造成工作面冒顶跨落、使通风系统遭到破坏,爆源的上、下风侧都会积聚大量的co和其他有害气体。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都要佩戴好自救器,并帮助伤员戴好。如冒落不严重,在爆源上风侧的人员,要迎(逆)风撤出:在爆源下风侧人员,要经安全地带通过爆源处,撤到新鲜风流处。如果由于冒顶严重撤不出来,应协助转移伤员,集中在较安全的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建临时避难硐室。进入避难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下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引起矿山救护的注意,进入人员避灾地点救助。

(五)爆炸波及区域矿工的自救与互救措施

(1)听到爆炸声或感受空气的颤动现象、看到有浓烟等征兆时,受爆炸波及区的人员不要惊慌,应立即佩戴好自救器,就近报警,有组织地沿避灾路线撤到安全地点。

(2)靠近事故地点的人员,一时来不及佩戴自救器时,应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最好是俯与水沟附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衣物盖住身体露出部分,躲开冲击波,免受烧伤,并尽量减少呼吸,以防中毒;然后,取下身上的自救器佩戴好。

(3)由于自救器防护时间有限,当灾区范围大时,遇险矿工可进入矿井设置的避难硐室,换戴防护时间较长的自救器退出灾区,或者不换自救器利用硐室中的集体供养装置呼吸,维持生命待救。

(4)因爆炸导致巷道跨落、浓烟大火封住巷道无法通过及弄不清事故地点,人员退不出来时,应撤到就近的避难硐室;或退到顶板坚固、无有害气体、近水处等安全地点待救;或在两道风门间、机电硐室、独头巷道等处,利用身边的材料构建临时避难硐室静卧待救。

(5)待救期间要随时注意附近情况的变化,发现有危险时应立即转移。在撤退和转移的线路上和躲避地点,都要留有明显标记,并有规律地发出呼救信号。

关于煤尘爆炸、瓦斯与煤尘爆炸事故时的矿工自救与互救措施,可参照瓦斯爆炸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措施办理。

四、矿井火灾事故时的自救与互救

(一)发现初起火灾时的应急措施。发现初起火灾时,现场人员切不可惊慌失措,盲目行动,应及时组织起来利用就近的水、沙子、黄土、灭火器等器材和工具灭火,控制火势发展、蔓延。若是电器火灾要先断电再灭火。同时,要设法迅速通知或协助撤出受火灾影响区域内的人员。

火灾是无情的,灾情的变化十分迅速而复杂。因此,每个矿工和井下工作人员,对待井下的微小火灾决不能麻痹大意,不能有任何的犹豫,应该及时地采取应急措施,将初起火灾坚决、果断地扑灭。在这方面,我们即有经验也有教训:

(1)在井下不论是谁发现烟气或明火等火灾灾情时,都应该立即向现场领导人汇报,并迅速通知在附近工作的人员。

(2)现场人员要准确地分析判明火灾的原因、地点及灾害程度、蔓延方向等,并把这些情况及时向矿井调度室报告。

(3)若火势很小,现场人员就近取材灭火或控制灾情。电器火灾要先断电再灭火。若火势较大,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在有经验的人员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4)撤退时,不要狂奔乱跑。处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逆)着风流撤退。处在火源下风侧的人员,应顺风流撤退,但必须尽快找到捷径转入新鲜风流。

(5)在高温浓烟的巷道中撤退时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降温;利用随身物价遮挡头部,以防高温烟气的刺激等。应尽量躬身弯腰,低头快速前进,甚至贴着巷道底,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6)若不能安全撤出,应选择合适地点,建造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案例3】某矿有4名工人在掘进工作面作业时,因违章爆破引起火灾。开始时仅有脸盆大的一堆小火,只要用简便的扑打、覆盖方法就可将火扑灭。但其中1人见火后未经仔细观察转身就跑,并惊恐地大喊:“着火了!”其他3人听到喊声,也立即掉头跟着跑。他们4人谁也没有采取扑灭初起火灾的应急措施,致使火势扩大。离开火灾后,酿成重大火灾。当该矿某负责人率领人员下井赴现场灭火时,发生瓦斯爆炸,造成9人牺牲和全井封闭。

【案例4】某矿井下绞车房因绞车控制器短路引起火灾。当时 现场无人,火势发展很快。起火不久,恰好有矿通风区和救护队的4名同志途径该处。他们发现火势凶猛,浓烟已经弥漫整个绞车房。这4名同志立即采取果断措施,切断绞车房电源后,利用现场的沙子和黄土拼力灭火,同时迅速向调度室报告,使救护队及时应召前来火灾现场。经过紧张的战斗,很快将大火扑灭,避免了一场恶性事故。这两个实例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发现初起火灾后,现场人员组织起来扑灭火灾,不仅是一种积极的避灾措施,而且可以避免恶性事故的发生。

(二)火灾事故时的安全撤退和避灾待救措施

(1)若火势很大,现场人员难以就近取材灭火或控制灾情时,应迅速戴好自救器(同时帮助受伤人员戴好)退出灾区。撤退时要首先判明或了解事故的原因、地点、范围和事故区域的巷道情况,确定撤退路线和避灾自救方法。

(2)撤退时,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惊慌,不能狂奔乱跑,应在本班班长及有经验老工人带领下有组织地撤退。

(3)处在火源上风侧的人员,应迎(逆)着风流撤退。

(4)处在火源下风的人员,火势小越过火源没有危险时,可迅速穿过火区到火源的上风侧;或顺风撤退,但必须找到捷径尽快进入新鲜风流中撤退。

(5)若在自救器有效作用的时间内,不能安全撤出时,应在设有储存备用自救器的避难硐室内换用自救器后再行撤退;或寻找有压风管路系统的地点,以压缩空气供呼吸之用,避灾待救。

(6)撤退行动既要迅速果断,有要快而不乱。撤退时应靠巷道有联通出口的一侧行进,避免错过脱离危险区的机会。同时,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巷道和风流的变化情况,谨防风火压可能造成的风流逆转。

(7)若无论是逆风或顺风撤退,都无法躲避火灾和烟雾可能造成的危害,则应迅速进入避难硐室;没有避难硐室时,应在烟气袭来之前,选择合适地点,利用现场条件、材料快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进行避灾自救。

【案例5】某矿因煤尘爆炸引起井下多处火灾和冒顶,灾害波及整个矿井。不少人由于缺乏避灾自救知识,在逃生中惊慌失措、盲目冲撞而不幸丧生。而有些有经验的干部和工人,却利用现场条件、材料,采取了积极的避灾自救措施,分别于事故后的第二天到第五天被营救脱险。他们的避灾自救方法是:有组织地派人侦察灾情和撤退路线,以便确定避灾自救措施;当发现撤退路线已被堵时,采取吊挂风障、构筑临时挡风墙以及撤到烟雾扩散不到的的独头巷道等措施,并用衣物等防止有毒有害烟气侵入,既建临时避难硐室避灾待救;现场负责人将全体遇难人员组织起来,要求大家静卧少动以减少体力和氧气消耗,轮流使用矿灯,集中食物统一节制食用,并稳定情绪,坚定避灾待救的信心;派人经常监视风流及烟气的变化情况,积极向外界传递信息,进行联系等。虽然这个实例已经过多年,但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在烟雾巷道里的避灾自救措施

(1)一般不在无供风条件的烟雾巷道中停留避灾或建立临时避难硐室,应佩带自救器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撤离有烟雾的巷道。

(2)在自救器使用超过有效防护时间或无自救器时,应将毛巾润湿堵住嘴鼻寻找供风地点,然后切断或打开巷道中压风管路阀门,或者对着有风(必须是新鲜无害的)的风筒呼吸。

(3)一般情况不要逆烟撤退,除非在附近有脱离危险区的通道出口而又有脱离危险区的把握时,或者是只有逆烟撤退才有争取生存的希望时,才可以采取这种撤退方法。

(4)有烟雾且视线不清的情况下,应摸着巷壁前进,以免错过通往新鲜风流的联通出口。

(5)烟雾不大时,也不要直立奔跑,应尽量躬身弯腰,低着头快速前进;烟雾大时,应贴着巷道底和巷壁,摸着铁道或管道等快速爬行撤退。

(6)在高温浓烟的巷道中撤退时,应注意利用巷道内的水浸湿毛巾、衣物或向身上淋水等办法降温;利用随身物件遮挡头面部,防止高温浓烟气的刺激等。

(7)烟雾对人身安全的影响,除了烟气的刺激性和使周围环境恶劣外,还会使人的精神处于恐慌紧张状态,造成呼吸、心跳加快,容易疲劳,抵抗能力、行动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降低。因此,在烟雾巷道里无论碰到多么危险的情况,都不能惊慌。不要狂奔乱跑。要坚定战胜困难的信念,善于根据风流的大小和方向、烟气的来源及温度的高低判断火灾情况,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捷径脱离烟雾危险区。

(四)不同火灾地点的避灾自救措施

1.独头巷道发火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独头巷道火灾多因电气设备故障或违章爆破造成,其特点是发火突然,但初起火灾一般不大,发现后应及时采取有效、果断措施扑灭。

(2)掘进巷道一般采用局部通风机进行压入式通风。风筒一旦被烧,工作面通风就被截断,人员逃生的出路也被切断。因此,巷道着火后,位于火源里侧的人员,应尽一切可能穿过火源撤至火源外侧,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灭火或撤退方法。

(3)人员被火灾堵截无法撤退到火源外侧时,应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一切可能迅速拆除引燃的风筒,撤除部分木支架(在不至于引起冒顶的情况下)及一切可燃物,切断火灾向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的通路。然后,迅速构筑临时避难硐室,并严加封堵,防止有害烟气侵入。若巷道内有压风管道,可放压气用以避灾自救。在利用水控制火势、阻止火灾向人员避灾地点蔓延时,应特别注意水蒸气或巷道冒落给避灾人员带来的危害。

(4)如果其他地区着火使独头掘进巷道的巷口被火烟封堵,人员无法撤出时,应立即用风障、挡风墙(可利用巷道中的风筒建造)等将巷口封闭,并建临时巷避难硐室。条件许可时,可在独头工作面与火源之间,建造多道隔离风障、风墙。若火烟通过局部通风机被压入巷道时,则应立即将风筒拆除。

2.采煤工作面发火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发现火灾后,现场人员要立即佩带自救器,并帮助受伤人员戴好。在正确判定火源位置、火势大小后,立即向本班班长汇报,并通知采面的工作人员。

(2)现场负责人应把大家组织起来,利用现场的一切灭火设施和材料扑灭火灾,并迅速利用附近的电话向井上、井下调度室报告,向可能受到波及区域发出警报。

(3)组织人员沿迎(逆)风方向撤出灾区。

3.机电硐室发火时的避灾自救措施

(1)发现火情后,现场人员应迅速佩带自救器,利用现场存放的灭火器和砂子灭火。为了不失时机地将火消灭在初起阶段,可在带电的状态下灭火,故不宜用水或使用有导电性能的灭火器材。灭火时,应指派人员向矿调度室报告,并向受威胁区人员发出警报。

(2)组织人员积极抢运硐室的易燃器材。

(3)切断硐室内的电源。

(4)当火势大难以扑灭时,应立即撤出人员,关闭防火门或在硐室内、外同时悬挂风障。

4.巷道中的电缆着火时临场抢救措施

(1)发现电缆着火后,应迅速切断电源,并立即截断着火电缆,防止延燃。

(2)组织人员在切断电源后进行灭火,同时将接触电缆的易燃物、材料等与电缆分开。


网站地图